近期LIGO探測到來自13億年前兩個黑洞并合產(chǎn)生的引力波,引起世界關注。2014年5月,中科院高能所主導的研究團隊提出在我國西藏阿里地區(qū)開展中美合作探測來自宇宙大爆炸時期的原初引力波,本報告將介紹阿里實驗項目進展及相關科學問題。
不久前美國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(LIGO)和美國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聯(lián)合宣布探測到了引力波,引起全世界轟動。引力波的波源主要有兩種:天體物理起源和宇宙學起源。這次LIGO探測到的是13億年前兩個黑洞并合產(chǎn)生的引力波。
原初引力波起源于宇宙誕生的時刻,由時空劇烈膨脹期間的量子漲落產(chǎn)生,是引力波探測可能取得重要突破的下一個方向。然而原初引力波信號非常微弱,必須通過設計宇宙學的實驗來探測。幸運的是,這種極低頻的原初引力波會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(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,CMB)上留下獨特的印記。原初引力波的性質(zhì)與宇宙起源時期的物理規(guī)律以及后期的宇宙演化行為息息相關,它所攜帶的物理信息極為豐富,極有希望為人類一窺宇宙起源的奧秘提供全新的觀測窗口。2014年5月中科院高能所提出阿里計劃,將由中美合作在我國西藏阿里地區(qū)開展對原初引力波在北半球的首次探測。這個項目為什么要建在阿里?神秘的阿里天文臺是什么樣的?目前進展的怎么樣了?本報告將介紹阿里實驗項目進展及相關科學問題。
報告人簡介:李虹,1979年3月生。2003年2006年,中科院高能所研究生畢業(yè)獲博士學位,2006年至2008年,北京大學天文系博士后研究,期間訪問法國馬賽粒子物理中心。2008年至2011年,中科院大科學裝置中心,副研究員,2011年至今,高能所粒子天體中心副研究員。主要從事宇宙學、暗能量、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研究,近年,主要工作于阿里原初引力波實驗項目。至今發(fā)表論文50余篇,引用1000余次。2014年入選國家基金委人才計劃“優(yōu)秀青年基金”資助,2015年入選“中科院青年促進會”及“卓越青年科學家”。
研究方向:宇宙學數(shù)據(jù)分析和參數(shù)擬合、暗能量、宇宙微波背景輻射、原初引力波探測。
主要工作與獲得的成果:主要從事宇宙學模型構建及參數(shù)擬合、及阿里原初引力波實驗項目研究,至今發(fā)表論文50余篇,引用超過1000余次,其中一篇入選首屆“全國百篇優(yōu)秀論文”,其單篇引用200余次。2014年入選國家基金委人才計劃“優(yōu)秀青年基金”資助,2015年入選中科院青年促進會及“卓越青年科學家”項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