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高能新聞
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 新聞動態(tài) > 高能新聞 > 要聞 > 2025年高能新聞
北京譜儀III實驗首次利用超子-反超子對驗證量子空間的非局域性
文章來源:  2025-06-18
】 【】 【

近日,北京譜儀IIIBESIII)國際合作組的中國科學家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《自然·通訊》(Nature Communications)上發(fā)表了一項突破性研究成果。研究團隊利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,首次通過一種自旋為1/2的特殊重子類物質(zhì)名為“超子”的特殊粒子,以高達99.99999%的置信度證實量子世界的非局域特性,成功驗證量子力學中著名的“幽靈般的超距作用”現(xiàn)象,為深入理解微觀世界的奧秘提供了關鍵性新證據(jù)。

在日常生活中,兩個相隔很遠的物體無法瞬間影響彼此。但在量子世界里,兩個相互糾纏的粒子就像有一對"心靈感應",無論相隔多遠,測量其中一個粒子的狀態(tài)會立即影響另一個。愛因斯坦曾把這種現(xiàn)象稱為"幽靈般的的超距作用",并質(zhì)疑其真實性。

BESIII實驗利用粲偶素粒子eta_c衰變正負電子湮滅產(chǎn)生的一對相互糾纏的超子和反超子,并確保兩個超子的衰變點在空間上是相互獨立的(平均距離約7厘米),排除了任何可能的"暗通款曲"。實驗結(jié)果與量子力學預言完美吻合,證實在強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下存在量子糾纏效應,并驗證量子空間的非局域?qū)嵭裕簿褪翘幱诹孔蛹m纏的"量子雙胞胎" 超子和反超子即使分開后,它們的自旋狀態(tài)仍然保持著神秘聯(lián)系,展現(xiàn)出神奇的"心靈感應"

這一重要物理成果主要由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平榮剛研究員、廣西師范大學的廖廣睿教授和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喬從豐教授等BESⅢ合作組成員共同完成。BESIII實驗和研究成果得到科技部重點研發(fā)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、中國科學院等的資助與支持。

1. 正反超子衰變出來的質(zhì)子-反質(zhì)子對的角度分布。填充區(qū)域標識出滿足貝爾不等式(圖中標注為BI)的參數(shù)范圍。

2. 統(tǒng)計量分布(表示局域?qū)嵲谛员贿`背)。


名詞解釋:局域?qū)嵲谛裕?/span>Local Realism)是經(jīng)典物理學中一個重要的概念,它結(jié)合了局域性和實在性兩個基本假設。局域性假設認為,物理過程不會受到遠處事件的即時影響,信息的傳播速度不能超過光速。實在性假設則認為,物理量在測量之前就已經(jīng)客觀存在,而不是由測量行為創(chuàng)造出來的。

期刊論文: BESIII Collaboration, Nat Commun 16, 4948(2025)

論文連接: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467-025-59498-4


附件下載:

地址:北京市918信箱 郵編:100049 電話:86-10-88235008 Email:ihep@ihep.ac.cn
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備案序號:京ICP備05002790號-1 文保網(wǎng)安備案號: 1104025000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