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23日至30日,第六屆亞洲加速器超導低溫學校(Sixth Asian School on Superconducting and Cryogenics for Accelerators,ASSCA2025)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(qū)舉行。來自中國、日本、韓國、印度、泰國等國家的58位學員參加了為期六天的課程,國內(nèi)外相關領域的32位專家授課(其中7位外籍)。高能所葛銳研究員擔任組委會主席。?
高能所所長曹俊在學校開幕式上致辭,對授課專家和學員們的到來表示歡迎。他指出,超導腔、超導磁體和低溫系統(tǒng)是現(xiàn)代加速器的關鍵技術,對對撞機、先進光源、質子和重離子加速器等的前沿發(fā)展至關重要。他表示,需要培養(yǎng)更多的超導加速器創(chuàng)新人才,為未來高能物理和各重要領域的發(fā)展儲備技術力量,用先進的超導技術共同推動科學和社會進步。
學校課程分為項目介紹、理論課程和實驗課程三部分。項目介紹包括亞洲正在運行、在建或預研中的大型超導加速器及關鍵設備,如高能所的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(Upgrade of Beijing Electron Positron Collider,BEPCII)及其亮度升級計劃、加速器驅動的次臨界潔凈核能系統(tǒng)(Accelerator Driven Sub-critical System,ADS)注入器I、高能同步輻射光源(High Energy Photon Sources, HEPS)、中國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(China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 Phase-II,CSNS-II)、環(huán)形正負電子對撞機(Circular Electron Positron Collider,CEPC)和1.3 GHz超導腔及模組等,我國的上海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(Shanghai HIgh repetitioN rate XFEL and Extreme light facility,SHINE)、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(China Initiative Accelerator Driven System,CiADS)、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(High Intensity heavy ion Accelerator Facility,HIAF)、深圳中能高重復頻率X 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(Shenzhen Superconducting Soft X-Ray Free-electron Laser,S3FEL)等項目,以及日本的超級?B 介子工廠(SuperKEKB)和韓國的稀有同位素加速器(Rare isotope Accelerator complex for ON-line experiments,RAON)等。理論課程有15個報告,內(nèi)容涵蓋超導高頻腔技術、超導磁體技術及低溫技術的基礎理論、技術原理、設計方法和工程經(jīng)驗。實驗課程有六門,由12位高能所的一線科研人員擔任指導教師,學員們分組進行每天3小時的動手實驗。學校師生還參觀了高能同步輻射光源(HEPS)和先進光源技術研發(fā)與測試平臺(Platform of Advanced Photon Source Technology R&D,PAPS)。?
亞洲加速器超導低溫學校(ASSCA)是由亞洲未來加速器委員會(Asian Committee for Future Accelerators,ACFA)發(fā)起的加速器學校,多年來對培養(yǎng)我國及亞洲各國的超導加速器專業(yè)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。高能所曾于1999年舉辦亞洲加速器學校,首次把超導加速器技術實驗作為重要教學環(huán)節(jié),后于2018年舉辦了第三屆ASSCA學校。本次學校延續(xù)了ASSCA學校理論和實驗并重的傳統(tǒng)。
本次學校得到了加速器中心的大力支持及國內(nèi)超導低溫相關領域12家企業(yè)的贊助。?
學校課程網(wǎng)址:https://indico.ihep.ac.cn/event/23706
葛銳主持開幕式
曹俊致辭
理論及實驗課程
師生合影
附件下載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