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加強人才培養(yǎng),吸引國內外高水平博士后研究人員,中國科學院“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創(chuàng)新中心”和教育部“基本粒子與相互作用協(xié)同創(chuàng)新中心(籌)”(以下簡稱“兩中心”)聯(lián)合設立“趙忠堯研究獎金”(Chung-Yao Chao Fellowship),用于招收國際一流的博士后研究人員。入選者稱為“趙忠堯博士后”(Chung-Yao Chao Fellow),在其工作單位工資收入外,個人每年可獲得8萬元人民幣獎金收入。
2015年5月22-23日,第一屆“趙忠堯博士后”評選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進行。經評審委員會評選、“兩中心”管理委員會最終認定,確定Marc Bret等29人為第一屆“趙忠堯博士后”(名單見后)。
這是卓越中心為加強中心人才隊伍建設、建立優(yōu)秀人才流動創(chuàng)新管理模式和評價體制的一次有益的嘗試,“兩中心”各單位博士后在同一個評審平臺上進行了評價,這非常有利于改善“兩中心”各參與單位間人才評價的壁壘,為本領域優(yōu)秀青年研究人員最終脫穎而出創(chuàng)造了條件。
中國科學院“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創(chuàng)新中心”
教育部“基本粒子與相互作用協(xié)同創(chuàng)新中心(籌)”
2015年6月26日
附:第一屆“趙忠堯博士后”名單
第一屆“趙忠堯博士后”名單(29人,按姓名拼音排序)
姓 名 |
博士后單位 |
Marc Bret |
上海交通大學 |
陳龍斌 |
中國科學院大學 |
曹 喆 |
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|
成曈光 |
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|
Javier Galan |
上海交通大學 |
Marco Grassi |
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|
Daniela K. P. Hernandez |
清華大學 |
季向盼 |
清華大學 |
李 超 |
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|
劉宏邦 |
中國科學院大學 |
劉佩蓮 |
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|
陸稼書 |
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|
馬斌松 |
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|
閔天覺 |
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|
任祥祥 |
上海交通大學 |
Francesco Romeo |
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|
宋維民 |
山東大學 |
唐光毅 |
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|
Tamer A. M. Tolba |
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|
WANG Kuhan |
清華大學 |
楊 馳 |
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|
張鴻飛 |
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|
張敬慶 |
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|
張艷席 |
清華大學 |
趙 潔 |
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|
周曉康 |
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|
周小蓉 |
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|
周 揚 |
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|
鄒 野 |
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|